首页

郑州女s灵魂救赎

时间:2025-05-29 08:11:22 作者:探访职教人才培养的“山东路径” 浏览量:50565

  中新网潍坊5月28日电 (何天琦)2025全国重点新闻媒体山东职教调研行活动5月26日启动,媒体记者深入山东职业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济南职业学院等院校,探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山东路径”。

  深耕本土:构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生态

  走进山东职业学院,一座复建的“津浦铁路济南站”引人注目。作为拥有70余年办学历史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首批“双高计划”建设高校,该校也是山东唯一以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为主的院校。

图为,山东职业学院城市轨道学院实训基地。 主办方供图

  在该校城市轨道学院实训基地,学生在1:1还原的济南地铁2号线列车上开展实战训练,凭借专业技能快速排除故障。“学校的教材就像‘岗位说明书’,里面的内容都是我们未来工作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和操作方法,这让我从校园到杭州地铁的岗位实现了无缝衔接。”该校毕业生张勇称。

  据悉,山东职业学院与济南地铁等8家企业合作打造“轨道交通智慧实训基地”,通过“企业导师+校内教师”双师课堂模式,以真实场景和企业项目为载体,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毕业生岗位适应周期大大缩减。

  记者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该校将企业一线生产任务深度融入教学。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邓迎迎表示,学校坚持特色立校,牵头成立12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市域产教联合体,与100多家大中型企业构建紧密型合作,校企共建2个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校内外400多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图为,学生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内参加实训。 主办方供图

  该校智能机器人实训中心的校企共建生产工坊承接真实订单任务。学生在完成控制板卡制作、机器人组装调试等工作时,需严格遵循企业生产规范和工作流程,有效培养职业素养与团队合作精神,“真实情境化”实训成为工匠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记者在济南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看到,2025届毕业生张晓蕾正通过智能设备完善求职材料,刷脸一键投递简历,AI模拟面试,VR沉浸式体验职场……

图为,济南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 主办方供图

  该校打造的就业服务综合体配备AI面试训练亭、刷脸求职一体机等14个功能区,年服务学生超3000人次,成为山东省首批高职院校就业创业赋能试点标杆。

  与此同时,济南职业学院还与700余家企业合作,共建产业学院、订单班和实习实训基地。润华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销售管理高级经理李文磊称,企业与学校形成‘理论学习在校内课堂,实践锤炼在企业车间’的工学交替模式,定期开展的双导师教学研讨,确保人才培养精准契合产业发展需求。该校还与上汽通用五菱共建的技术培训中心既是4S店技师认证场所,也是订单班教学阵地;与比亚迪共建的标杆产业学院,培养符合企业标准的现场工程师;与山东省汽车服务行业龙头企业润华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制定招录标准,通过联合面试精准筛选适配人才,学生入学即可签订就业意向协议。

  扬帆海外:打造职教出海合作标杆

  今年5月中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由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设的巴基斯坦-中国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巴中职院”),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同步举办“我眼中的中国职业教育”主题活动。

  据悉,2021年,中国商务部援建的巴中职院竣工并交付,但因缺乏管理制度和培养标准无法运营,面临“设备蒙尘、教室空置”的困境。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巴基斯坦海事部、瓜达尔大学及中资企业,于2023年达成四方共建协议,量身定制“中国职教方案”:开设电子商务、软件技术等5个学历专业及5个技能培训项目,输出36项管理制度、29门课程资源及8项教育装备。

  为破解“水土不服”难题,该校还开创“共教共研+定向培养”模式:中方教师在线示范教学,巴方教师线下观摩提升;接收6名巴方教师来华参加培训,使其掌握中文、电商运营及机械实操等能力。

  从本土产教融合的深耕细作,到海外职教合作的破局开篇,山东以整省推进的改革力度,今年更入选“新双高”改革试点。其探索的“山东路径”,不仅为区域经济输送超百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更以开放姿态向世界展示中国职业教育的创新力量。(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春走基层)乡贤化身“村晚”导演 笔耕不辍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动力

位于长汀县汀州镇兆征路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设《汀州客家历史陈列》《共和国闽籍将军陈列》《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陈列》《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历史陈列》《铁血战旗红——红三十四师征战史迹展》等基本陈列。

江西一季度开工重大项目1139个

对于建设者而言,这间小屋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共享”设计,它的建成更意味着,“即便空间狭小逼仄,不要畏难,我们是有路可走的。”

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全面推进标准化基层林场建设

深圳第八届“阅在深秋”公共读书活动拉开帷幕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易强调,要以“大运河课程”教育引领学生领悟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精神,引领学生理解中华民族交流交融交往的历史文化渊源,引领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她希望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大运河课程,以今天的启动仪式为契机,在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育人格局中,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5995万元“不翼而飞”:银行存款再现“失踪”谜局

广东援藏全力为林芝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坚持借船出海、筑巢引凤、精准招商、以商招商,探索形成每年在7个对口支援市举办粤林招商引资推介会、经贸交流洽谈会、广东—林芝企业对接会的常态模式;创新开展澳门—林芝松茸美食文化节、香港—林芝招商引资推介暨经贸对接会,实现了港澳资本“零”的突破;探索形成“市县联动、粤林协作、高效专业”的援藏招商引资体系。仅“十三五”“十四五”期间,广东援藏招商项目达225个,计划投资817.26亿元,累计到位资金94.2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56亿元。其中,林芝经济开发区在广东援藏工作队的持续援助下,于2019年12月正式获批为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创新实施经开区援藏“小组团”模式,建立经开区联席会议机制,设立经开区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构建“一轴两核四基地”,为经开区步入大招商、大发展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助推林芝经济内生动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优化提质。2023年,林芝经开区完成生产总值7.72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0.92亿元,同比增长10%;税收3600万元,同比增长181.33%。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